

是我还是别人需要去咨询?---91视频免费看心理
好吧。我现在的生活确实需要小视频国产了。谁是有问题,有病,该去咨询的人呢?
“我老公就是刀枪不入,怎么跟他说都不听,出事了就没影儿了,没事了就回来了。您说,怎么才能治好他这不负责任的毛病呢?”
“我太太是独生女,什么都不会,还主意多,老不满意,动不动就发脾气。她的小视频国产,行为都有问题,从小就没长好。可是她不承认自己有毛病,她认为都是我的错,我和我们家人不好。怎么才能说服她来看您,接受咨询呢?”
“我家孩子从12岁开始越来越迷恋游戏,13岁就开始不上学了,今年15岁已经1年多不下楼了,您能去我家给他做小视频国产吗?”
“自从生了弟弟后,她就变得爱哭,脾气急,对弟弟不友好,偷偷推弟弟,掐弟弟,说她肯定不听,给她买了东西,满足她的心愿,也不管用或治好那么一会,又接着闹。在学校老师说表现挺好,回家来就这样。怎么办啊?您能治吗?”
以上这些陈述是我经常听到的,这些陈述的核心意思就是一句话,我的生活现在不如意,因为某人心理有问题,是他,而不是我需要小视频国产。
我们心理治疗业也有句话:谁走进小视频国产室,谁就是来访者。首先是你感到不舒服,不如意,是你希望你的生活有变化,因此,你有责任去认定一个目标,并努力去带动别人和环境的改变,去实现目标,做这些事情的或带有做好的改变的只有你。其次,期待别人或环境变好,暗含的意思是,我是好人,是受害者,别人是坏人,这本身就是与他人对立,对他们攻击的态度。北京有俗语云:“坏人都是好人给惯的”。自己这种被动、被害的态度与行为,正是造成自己走进咨询室的原因之一,所以该咨询的是“我”!
第三,很多人都会强调自己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是都没有效果,因此,自己不需要咨询了,咨询了也没用,持这种想法的人,即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都有自身的局限,你不可能尝试了全部的办法,因此是高估了自己。通过咨询我们能找到盲点,补充或扩充自己,让自己变的更强大,更智慧,而如果认为自己已经改变不了了,彻底没招了,这是低估了自己,所以必须是你接受咨询。
第四,认为我不需要咨询的人根源上还是对咨询有误解和偏见,仍是认为有病的,有问题的,有错的一方才被咨询,即使我要求咨询,我的目的也是如何去改变我的老公,我的孩子,我的妈妈,而不是内省的,自我反思与成长的方向。
第五,最常见到的是“我”还是“孩子”需要咨询。走进咨询室的家长大多能承认自己的养育方式是造成孩子问题的部分原因,但大多数人的反应要么是过度乐观—我知道了,我以后对孩子多关心,多交流就行了;或者过度悲观—我一片爱心,已经尽力了,我没法子了,你就治好孩子就行了。事实是孩子越小,互动过程中越被动,越容易被环境和他人带动。家长的言行态度的变化能及时更有效地带来孩子的改变。过度乐观的家长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几十年来形成的认知和行为不可能说变就变。大多数家长的变化因此成了走极端;原来什么都管,现在装看不见,什么都不管了;原来太忙不着家,现在一回家就盯着孩子问话,原来要什么给什么,现在一律没商量……这样的变非但达不到目的,可能还会引发新的冲突,造成孩子新的问题行为。
第六,最严重的,是拿小视频国产师当工具,我希望老公常回家,我希望孩子放弃恋爱,我希望我妈来帮我带孩子还不唠叨,但是我无法改变他们,我来咨询的目的就是希望咨询师能帮我达成愿望,像这种情况,我是不接委托的,这有别于小视频国产的工作性质和目的。来访者有这种态度的实质就是认为其他人应该改变,必须改变,这本身就是对抗性的。没有接纳他人和现实的耐心,没有反躬自省的意识,不仅是致病之因,而且不可能让事情往好处发展。
